2011-11-03

彈性工時

本月(11月)3日竹科大老向馬總統訴苦,並提出應仿照德國企業在抵抗不景氣時,採用工時計點辦法。

想要學人家工時帳戶,要先研究一下德過去15年整個產業背景的,勞資雙方的共識達成,更需要資方的誠意與信用累積。梅克爾政府推動彈性工時,出發點是維持勞工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絕對不是企業將景氣風險轉嫁到勞工身上的彈性出口。

台灣企業現在搬出德國彈性工時政策,聽起來合理,動機卻不單純。彈性工時最基本的,需要有完整的加班計算制度,而且由政府主導推動,以維持勞工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為出發點,在適合的產業推動此一政策,促成業主與勞工達成共識。我們來看看這幾家馬總統請益的台灣企業,有合理的加班計算制度嗎?會尊重政府主導推動這些政策嗎?會以維持勞工保險和社會福利為出發點嗎?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不景氣的時候這些企業願意讓員工放"有薪假"嗎?

彈性工時政策裡面,資方需要承擔工時管理的重要責任,簡單來說就是,在經濟活絡的情況下為可能的不景氣做好資金與資源管理,以便因應不景氣來臨時,勞方沒有縮減的薪資支出。

現在資方無薪假的作法,就是將經濟趨勢的虧損完全轉嫁到勞工身上,等於是,繁榮的高利潤大部分由公司接收,蕭條的高虧損大部分由勞工接收。從有賺自己分、有虧勞工扛』到願意為自己企業體內所有成員承擔起投資管理風險的責任,這中間的差距,豈是幾句話就可以讓人信服的?尤其,這些大企業已經接受政府太多好處,稅率優惠,投資優惠等,並且視為理所當然,連要去大陸設廠都可以變成反過頭來綁架台灣政府的籌碼,勞工要怎麼期待這樣的企業會以維持勞工保險和社會福利為出發點』去推動彈性工時政策?或者,這只是企業尋求無薪假所帶來負面信用評價得以翻轉的一時解套方案?

當動機無法令人認同的時候,就算把作法說得好聽,也很讓人懷疑。


彈性工時整體政策是需要多方協調與配合的,它可以是解決失業率維持勞工社會福利一個很好的策略,但是政府跟資方在這裡面需要負擔更多的責任,甚至是成本,這點企業主必須要搞清楚,再拿出誠意來提彈性工時,才能有效助益到失業的本質問題。至於勞方,也不必急著反對資方的提議,畢竟,勞資雙方對立,吃虧的永遠是勞方,不妨深入瞭解資方的提案,才能在維護自己權益的同時盡快透過協商找到適合台灣的有效策略。


關於德國的彈性工時政策,方案包含了Work-Time Accounts 以及short-work,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為何德國人不失業

2011-10-13

Schweinfurt































德國的一切還是這麼令人舒暢。

從Frankfurt出來,就先來到了Schweinfurt,在小鎮的市場上,老先生帶著自家的水果出來賣,這最低單位500g的秤子一下就吸引了陽陽的注意力,一公斤1.5歐的蘋果,在台灣可是買不到的價錢。

挑了四顆樸實未經修飾的蘋果丟進桶子裡,500克砝碼的秤子連動都不動。尷尬了,這是要怎麼算壓?

老先生又丟了兩個蘋果進去,1歐。

在衣服上擦一擦就咬了一口,酸酸甜甜,像是想念肚肚的味道。

2011-05-03

人才統御領導

說到統御,用詞似乎就重了一些。




這是一門講領導通則的課。當中包還含了一些溝通技巧,一些人格分析,一些原則。『多給面子,少給裡子』,這句話一直在我腦中盤旋,卻找不到一個適切的位置安置。

管理學講求許多方法,去邏輯化、秩序化人的行為,也強調,職場行為來自動機,而動機不外乎『求名、求利、求生涯』,所以我們試圖分析一個人的行為,去推敲他的動機,然後,運用一些撇步,以他的動機作為籌碼,去促成我們所希望他達成的行為。

那,管理者的動機呢?

管理者的行為一樣受到動機驅使,管理者的動機一樣可以被揣測。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管理回歸根本,其實都在動機上打轉。正面動機相契,配合適當管理方法,雙方都倍獲收益。動機相左,加上靈活的管理方法,或許可以安撫一時,卻無法避免根本的衝突。


學音樂,學機械,學心理,到現在學管理。學問一定有邊界條件的限制,尤其,管理面對的是由最複雜的人類所組成的系統,管理的方法更加沒有絕對,所有的理論都必須有明確的環境條件,其適切性仍舊存在討論空間。在運用這些理論方法之前,一定要學會,判斷資訊的正確性與適用條件來做決定。

而管理者,也別急著搬出管理學來大做驗證,或許可以先從『正面動機,以身作則』開始,並要時時提醒自己,領導,是因為對這個團隊有責任,才有權力;是因為大家努力與配合,才有機會談所謂管理。

在這些前提之下,像『多給面子,少給裡子』這樣的結論,就需要小心思考運用,否則會讓自己落入一個比艾比林矛盾(Abilene Paradox)更糟糕的意識盲目中。

整體來說,這天的課程有一些小技巧可以運用,但是,沒有特別強調案例背景條件的重要性,就下結論過於偏頗,解決方法也太過單一,可能是主辦單位時間安排太少,題目又給得太大所致。





因為有責任,才有權力


曬太陽時間

1.艾比林矛盾其實是心理學上從眾行為中的一種表現,這種行為沒有辦法只單純透過,意見領袖最後發表意見來改善。
2.小孩的動機雖然容易掌握,但他們卻是最難管理的一群。

2011-04-18

低調

有人問:為什麼這麼低調?這麼神秘?喜事,喪事,都沒有公佈。



這些事情終究會過去,
大張旗鼓,不過就是製造了一陣子的資訊潮流,
消耗很多能量去回答問題,
反覆討論一樣的內容,接受各樣的關心
甚至還容易為未來埋下複雜的人際包袱,
對自己,對其他人,都沒有留下太重要的價值。

充其量,只是滿足一點小小的虛榮,受注目,順便提供一點茶餘飯後的話題。









家庭,知心好友,專業領域,
我的能量只想留在這些部分。

其他,不是我低調,是你對我來說沒有太重要!






不是我低調 是你對我來說沒有太重要

2011-03-10

閱讀。自己

face book 還沒紅起來之前,不論是bbs、MSN或是即時通,大家喜歡在暱稱上面留下自己的狀態。一些想要讓大家知道的狀態。有一部分的人,大方直接。另一部分,用迂迴的字句留下大片空間。就這麼幾句話,可以勾起一片朋友海中的回響與共鳴,被注意、被關切、被安慰,於是填滿了心隅那麼一點失落。

Mark Zuckerberg與他的好同學,抓住人類社群裡的重要需求,開啟了face book時代。因為,很輕鬆就能發表任何想法,並且,收到回應。

face book還沒紅到台灣時,陽陽就被迫申請了face book帳號,進入歐美首屈一指的社交圈。太多資訊一下湧現,有人不停分享心情,系統提醒妳今天有誰生日,妳可能認識的人,聊天視窗...不太喜歡。

一年之後,台灣突然間也瘋起了face book,許多網頁都多了一個"讚"的按鈕,也多了很多成為朋友的邀請,但是大部分陽陽都不確定是誰。朋友數目緩慢的增加,但依舊,板面上新分享冒出來的速度愈來愈快,沒辦法一一消化,索性通通當作沒看見。

這股社群網站的力量來得又急又兇,穆巴拉克垮台之後,社群網站多了一層民主推手的糖衣,既正當又合理,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必需。twitter plurk等,相繼浮上檯面,這股社群網站的聲勢愈發盛大。站在這股洪流裡,看見,自己了嗎?

人總是喜歡被肯定,從bbs時代到如今,IT技術愈上層樓,我們就更輕鬆容易獲得一個讚。只是,這毫無上限的讚揚給得容易,接受更是寫意,劈哩啪啦,很快下一則留言帶來另一波浪潮,淹沒。

從書信往返變成e-mail,從朋友聚會變成多方對話,交朋友變成不需要出門就可以做的事情,甚至,網誌都變成了微網誌(plurk)。我們開始習慣短暫,享受片刻,不耐等待,有時候,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清楚,叫做個人特色,得意的不得了。

我們的一天,是不是聊MSN,看face book、plurk留言,點點讚,看看全天撥放充滿廣告的新聞台,再看個灑狗血的連續劇或綜藝節目,然後,『X!超忙的,事情超多,都在熬夜爆肝。』

我們花這麼多時間,跟世界接軌,看名人的八卦世界,關心"朋友"的生活瑣事,回覆大家的各種留言。

那,多久沒有,好好讀一本有價值的書,問自己幾個問題?

多久沒有,慢步走,理一理自己一直想不透的問題?

又什麼時候,好好,閱讀自己?

扳倒穆巴拉克的不是社群網站,是人。受到肯定,不是透過社群網站的讚,是透過長期累積的努力。




閱讀自己,才能找到一個好的施力點,堅持


曬太陽時間

1.並不是反制社群網站,只是太多人邀功邀安慰邀抱抱,或是完全不知所云的,沒什麼意義。
2.陽陽質能定理,速成的的東西,累積不了太多價值。